公司——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
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注冊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內,由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市腫瘤疾病研究所、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技術力量整合組建而成。承擔了十五863消化道腫瘤組織庫與組織芯片重大項目、十一五863胰腺癌基因組重大項目、衛生部肝癌組織芯片分子標記物篩選重大項目、863胃癌易感基因與幽門螺桿菌耐藥基因聯合檢測重點項目,今年牽頭衛生部十二五肝癌重大專項“肝癌早期分子診斷與個體化診療分子標志物群的大樣本驗證與產業化”重大專項,另外還承擔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多項重大與重點項目。
中心——我國生物芯片領域研發與產業化的代表單位之一
由上海創投、上海生科院、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二軍大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張江集團等股東單位組建而成,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于2003年3月正式批復成立,總投資2.9億元人民幣,是我國投資規模最大的生物技術中心之一,著眼于承擔國家和地方的重大研究和產業發展計劃。至今,中心獲得國家863計劃、973計劃、上海市重大項目、浦東新區等科研資助近億元,為國家科技部863生物芯片重大專項的主要承擔單位。中心任務是建立一系列生物芯片(基因表達譜、基因SNP芯片、抗體與蛋白芯片、腫瘤生物樣本庫與組織芯片、生物信息)技術平臺,開展生物芯片應用技術研究、服務和產品開發,進行生物芯片以及相關領域產業擴大和集成,形成國家生物芯片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并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骨干生物技術中心。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屆專家委員會
首席科學家:陳 竺
主任:楊勝利
以下按姓氏筆劃為序:
王紅陽 (院士) 王威琪 (院士)
呂有勇 (教授) 杜 祥 (教授)
尚 紅 (教授) 趙國屏 (院士)
賀 林 (院士) 賈偉平 (教授)
黃 薇 (教授) 曹雪濤 (院士)
葛均波 (院士) 曾溢滔 (院士)
詹啟敏 (院士) 裴 鋼 (院士)
樊 嘉 (教授) 樊代明 (院士)
上海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經過10年不懈努力,應用高通量生物芯片,篩選了大量與疾病相關的分子標記物與藥物靶點,在未來的5-10年要把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成為分子檢測、分子診斷的產品。經上海市科委批復,成立上海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速成果轉化與臨床應用的進程,在分子檢測指導疾病預測、預防與個性化治療以及分子早期診斷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生物樣本庫——我國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的領跑者
公司/中心成立以來,經過8年的建設,斥資5000萬元人民幣,建立了較大規模、高質量、臨床病理資料完備的以腫瘤為主的國際一流水準的組織生物樣本庫,擁有國際水準的組織生物樣本收集、運輸、貯存的標準化流程,質量控制體系,安全監控系統與信息化管理系統。目前,擁有近15萬余份樣本。2011年中國醫藥城生物樣本庫與轉化醫學研究院(事業單位)獲得政府批復,在此基礎上,部省共建國家生物樣本庫重大項目終獲得衛生部與江蘇省政府聯合協議與批復。
同該中心/芯超生物牽頭成立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為第一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掛靠單位,牽頭舉辦了四屆中國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應用研討會。與國家863分子分型項目組、癌癥基因組共同編寫了中國生物樣本庫建立的指南,牽頭制定了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的行業標準(試行版、已發布),為我國近100家醫院提供了培訓,為國家級培訓基地。為全國數十家醫院提供了質量控制。
組織芯片與分子標記物研究——創立了國際品牌
同時,公司建立了一系列高通量組織芯片、細胞芯片、分子病理、蛋白芯片、循環腫瘤細胞等平臺。建立了大量診斷標記物、藥物靶點快速驗證/篩選的高通量組織芯片產品規?;a的標準化流程與質量控制體系。開發了近300多種不同密度、不同類型的組織芯片產品(包括人類腫瘤、動物、植物),還開發了不同密度的細胞芯片、動物移植瘤芯片等產品。引進了國際領先的美國Aperio公司數字化病理系統,實現組織切片、組織芯片病理診斷及分子病理研究圖片的快速掃描診斷與遠程會診。開展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IHC)、熒光原位雜交(FISH)、MicroRNA原位雜交(ISH)、細胞微切割、細胞凋亡(TUNEL)等研究與技術服務?,F公司進行細胞器芯片、模式動物等組織芯片研發。
公司申報組織芯片發明專利15項。上海芯超高通量組織芯片被評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A級項目兩項、評為上海市及國家重點新產品各一項,并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共4項。利用中心組織庫與自主開發的腫瘤組織芯片進行合作研究進行腫瘤預測等分子病理學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篇、《Hepatology》5篇、《Cancer Res》1篇、《Gut》1篇、《Clinical Cancer Res》2篇、《Cancer》2篇等上,影響因子已經超過200分。標志中心腫瘤組織庫與高通量腫瘤組織芯片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立并進一步奠定我國組織芯片國際品牌地位。
生物樣本庫與組織芯片應用——我國分子標記物研究重要的公共平臺
2008年,通過上海浦東新區發改委/科委立項,投資近800萬,上海芯超成為了上海浦東組織生物樣本庫公共服務平臺與信息化管理中心。2010年,上海芯超成為了上海市組織生物樣本庫公共服務平臺。至2011年底利用上海芯超組織樣本庫與自主開發的芯超高通量組織芯片,與全國數百家醫院、大學、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篩選、驗證的分子標記物達2000種。為臨床分子醫學檢測與分子醫學診斷產品開發奠定了堅實、重要的基礎。
分子檢測與分子診斷產業——國家級產業基地
上海芯超生物樣本庫的國內領先地位、具有國際品牌的芯超高通量腫瘤組織芯片與分子標記物篩選與驗證平臺,為分子檢測與分子診斷產業打下堅實基礎。2012年7月中國醫藥城臨床分子醫學中心獲得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完成建設(500m2)并正式成立——成為預測、預防、個性化治療、參與4P醫學的重要實踐基地,目前已經對外開展定量PCR、測序、全自動免疫組化、熒光原位雜交、循環腫瘤細胞與基因芯片等分子檢測。今年,由上海芯超牽頭,與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上海市腫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聯合申報的衛生部十二五肝癌重大專項“肝癌早期分子診斷與個體化診療分子標志物群的大樣本驗證與產業化”終獲批準。該項目整合了上海肝癌領域著名科學家、臨床專家優秀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與技術、企業資源,以快速實施產業化,即“轉化醫學”,將為有效地降低肝癌發病率與死亡率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