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健康水平不斷提升,一系列新需求浮出水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康復醫學。記者日前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上看到,該校康復醫學院的100名畢業生頗為“吃香”。該校相關負責人稱,康復醫學院畢業生不僅招生規模逐年擴張,還一直保持百分百就業態勢。向好的職業前景背后,對接的是上海醫療整體轉型布局,康復治療師呈供不應求狀態。
2009年,上海市教委牽頭,在高校中篩選建立上海市康復治療人才培養基地,希望從本科專業院校中培養一批能快速運用到臨床上的康復治療師。2010年后,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等6所院校構建起上海的康復治療師教育培養體系。也是2010年,上海提出“健康城市”建設,培養康復治療師對接的是上海衛生轉型與布局,即在關注預防、治療的同時,對治療后的康復工程予以更多關注。
這些年,上海大力推進康復醫學教育。今年,上海中醫大康復作業治療專業和物理治療專業均順利通過世界作業治療師聯合會(WFOT)和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的國際專業認證,該校由此成為上海醫學院校中第一個與國際康復治療教育全面接軌、并被國際認可的標桿院校。
“康復醫學其實是與臨床各個學科緊密相關的。”上海中醫大康復醫學院副院長周強峰稱,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康復的重要性,諸如中風病人的發音康復、兒童語言訓練、交通意外后的骨傷康復、顱腦損傷病人的神經康復等,這都關系到患者最終是否真正能重新回歸社會,恢復原有的社會、家庭功能。
少一個在家偏癱的病人,多一個成功康復的病人,不僅能帶去家庭的和諧、幸福,也將減少社會的醫療負擔與開支。現代康復醫學在西方發展已有百年,但進入國內僅30年。上海在這輪新醫改中,大力布局康復醫學建設。
專家介紹,康復醫學涉及康復治療師、康復醫師、康復護師。其中,優秀的康復治療師是如今就業市場上的緊缺臨床技術人才。以中醫大為例,從2010年第一年招收30人,到如今擴展到每年招收100人,每年保持100%就業,康復醫學院的相關專業已成為該校的就業新增長點。
這批未來的康復治療師除了進入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等三甲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還將充實到區縣中心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新開設的上海第一康復醫院、第二康復醫院等和大量社會養老、護理機構。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上海還新增約20個康復醫學相關服務技術收費目錄,代表著從政府到行業對康復醫學的認可與重視,康復治療師的職業前景還將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