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2-08
從天津市人力社保局獲悉,本市將加快職稱制度改革,建立職稱與職業資格銜接機制,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在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推行職稱“以聘代評”。將建立職稱申報誠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對學術技術造假“一票否決”。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
1 建立職稱與職業資格銜接機制
逐步將正高級職稱評審推廣到尚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全部系列。
實行職稱評價結果與聘用、考核和晉升等相銜接。
建立職稱與職業資格銜接機制,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2 中級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
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允許具備條件的專業協會、行業組織和科技團體承接社會化評審。
在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推行職稱“以聘代評”。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大型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自主評價。
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
實行高中級職稱分級分類管理,初級職稱由用人單位自主評價,中級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高級職稱全市統一組織評審。
3 論文不作為應用型人才限制性條件
把品德放在人才評價的首位,建立職稱申報誠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對學術技術造假“一票否決”。
注重基層和一線從事技術創新、技術應用、技術推廣的工作實績,實行差別化評價。
淡化職稱唯學歷唯論文傾向,凡學歷層次達到標準的不再限制專業,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
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
(原標題:天津申報職稱外語、計算機不作統一要求)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