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6-19
睡眠疾病是近年來才被醫學界認識的一種嚴重影響人們生活和生命質量的疾病,其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是一種容易被患者忽略的睡眠障礙病癥。
據統計,我國目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人約有6500萬。60歲以上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有20%~40%。患者在睡眠時呼吸之間的暫停短則10來秒多則2分鐘,呼吸暫停除了會使得人體有明顯疲憊感,還會誘發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肺心病等。
不過正如前面所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很容易被忽略,如何有效的篩查出潛在患病人群,并幫助醫院進行干預治療則顯得尤為重要。
杭州兆觀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聯合創始人王建軍告訴36氪,他們研發了一款睡眠呼吸初篩儀——夢加睡眠儀,希望可以快速便捷地初篩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潛在人群。
針對數千萬睡眠疾病潛在患者,兆觀科技推出獲得醫療器械認證的智能檢測設備
王建軍表示,這款產品相較于其他的健康消費電子產品,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取得了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證書。這意味著其檢測結果已經達到了在醫院使用的精度要求,可以作為潛在患病人群的診前篩查供醫生下一步診斷治療做參考,也可用于診后出院病人的日常監測和治療效果評估,預防突發事件發生的預警等。
夢加睡眠儀可以在非接觸的情況下,準確獲得用戶睡眠呼吸信息。王建軍表示,之所以可以實現非接觸和準確,主要依托于兩大技術——超寬帶雷達技術,以及睡眠呼吸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建立和訓練。
王建軍告訴36氪,人在睡眠狀態下的呼吸信號較弱,而且背景會有各種噪聲干擾。超寬帶雷達技術抗干擾能力強,在非接觸情況下可以有效識別到用戶呼吸、胸腹運動、身體體動等各種信息。但是超寬帶雷達技術最早用于軍工領域,后來也用于民用和反恐領域,將其應用于睡眠呼吸障礙指標檢測國內外尚無先例。他們在經過較長的研發期后,使得超寬帶雷達可以成功獲取較為精確的信號。
另外,如何將呼采集到的信息轉換為可識別和可讀取的數據,是另一個難題。王建軍告訴36氪,他們組建了專門團隊建立了基礎的睡眠呼吸算法模型。在后期模型調整和優化方面,他們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實體監測,平均每個月的檢測個體可達200多人。另外還在醫院進行了實地臨床驗證,使用人群也達到了數百人。
王建軍告訴36氪,這款睡眠呼吸初篩儀可以精確統計睡眠呼吸暫停的持續時間、次數,呼吸體動信號,用戶夜間離床、清醒、淺睡眠、深睡眠、REM狀態等,并通過手機APP端呈現在用戶面前,篩查靈敏度達到97%以上。同時手機APP也會根據用戶的睡眠呼吸情況,給出相應的改善建議。
夢加無線智能睡眠監護儀今年初正式推向了市場。在推廣銷售方面,王建軍表示他們會通過B端渠道逐漸向C端消費者之中滲透。因為主打專業和精確,所以大醫院等權威機構的信任背書非常重要。現在兆觀科技已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醫院、北大人民醫院等國內眾多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幫助它們建立呼吸監測數據中心、進行病情跟蹤等。同時也在一些社區醫院、家庭診所、養老機構、睡眠中心以及酒店和電商平臺中進行了推廣使用,幫助他們進行日常篩查以及用戶日常行為干預等。
此外,王建軍還認為,和醫療器械廠商,比如呼吸機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也是非常好的推廣方式。夢加無線智能睡眠監護儀作為一種便捷的初篩方式,可以幫助企業獲取更多潛在用戶。不過未來,龐大的C端市場才是兆觀的目標。
另外,兆觀科技還正在進行心率血氧智能戒指的產品研發。這款產品也是在睡眠過程中使用,旨在替代指夾式設備實時監測血氧數據。戒指相比指夾式設備佩戴更舒適,但是手指中部的信號較弱。王建軍表示,他們對硬件和軟件設備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改進,進而實現了較高精度的實時監測血氧數據。
兆觀科技已經獲得2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專家和博、知名醫院呼吸科的主任醫師、中興華為的產品軟硬件研發專家、醫療業市場監管、上市公司的創始人等。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