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6-29
中醫藥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結晶,在人民健康事業中發揮獨特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關注和重視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將于今年7月1日實施,新華社記者歷經6個月,走訪中醫界、文藝界、體育界等多領域的領軍人物,就弘揚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進行調研。
調研中,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86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終身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給新華社記者寫來一封信,講述發現“青蒿素”這份“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人類的禮物”的艱辛過程,表達壯大和發展中醫藥、造福全人類的決心。
信的全文如下:
新華社記者同志:
各位好!
上世紀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我接受了“523”辦公室的抗瘧研究任務。
我首先收集整理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匯集了640余種治療瘧疾的中藥單秘驗方。這些方藥指引了我們團隊后來的中草藥的提取分離研究。
在青蒿提取物實驗藥效不穩定的困境中,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有關青蒿截瘧的記載啟迪了我們的研究思路,我們改進了提取工藝,富集了青蒿的抗瘧成分,并最終于1972年發現了青蒿素。
歷史的機緣讓我有幸參與了抗瘧藥物的研發,青蒿素的發現是人類征服瘧疾進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人類的一份禮物。
研究過程中的艱辛勿需多說,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全國“523”團隊對于國家使命的責任與擔當,正是這一精神力量,才有了奮斗與奉獻,才有了團結與協作,才有了創新與發展,才使得青蒿素聯合療法挽救了眾多瘧疾患者的生命。
中醫藥學是一個豐富的寶庫,從神農嘗百草開始,中醫藥傳承幾千年,先輩們為我們揭示了植物、動物甚至礦產等自然資源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和秘密;中醫藥凝聚了中國人幾千年來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的智慧。
青蒿素的發現只是發掘中醫藥寶庫的一種模式,繼承與發揚中醫藥有多種模式和途徑,需要中醫藥工作者努力探索,創新前進。
作為中醫藥科學工作者,我感謝各位對中醫藥進展的關注和報道,這順應了中醫藥的現代發展趨勢!
感謝社會各界對中國科研工作的關注、鼓勵和支持。
也許很多朋友并不了解,瘧疾對于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時至2016年,全球約半數人口,包括91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仍在遭遇瘧疾的威脅。
2016年全球瘧疾患者約2.12億,非洲地區5歲以下兒童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提出消除瘧疾的宏偉戰略目標。
為此,我們青蒿素研究中心將竭盡全力,繼續為人類的健康事業,為中醫藥的壯大和發展而努力。
屠呦呦
2017年6月
來源: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