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7-03
近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于發布2016年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參與評估的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0個實驗室被評為優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6個實驗室評為良好,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8個實驗室要求限期整改,整改期為2年,期間停撥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未通過評估,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的有關規定,該實驗室不再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
2016年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同時,《通知》還通告了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五年整體發展情況。《通知》指出,在本評估期內,75個實驗室實到總經費208億元,其中國家科技任務經費155億元,占實驗室實到總經費的74%,平均達到2.78億元以上。
75個實驗室共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占評估期內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新增院士人數一半;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4人。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和重點領域創新團隊64個;新增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93人;新增“千人計劃”(含“青年千人計劃”)274人。新增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8人,約占同期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總數的60%。
75個實驗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6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8項。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大約一半以上的評估專家認為80%以上的參評實驗室處于領跑、并跑水平。
來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