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7-14
國務院推行“兩票制”以來,全國各省市根據自身情況紛紛實施和執行了兩票制,從政策發布和落地的速度可以預見,醫藥流通行業將很快迎來“大洗牌”。
最近,密集的兩票制與合規培訓機構、業內媒體對兩票制的解讀,主要聚焦在公立醫院(第一終端)上,但對基層醫療市場(三終端市場)的影響作出分析的卻寥寥無幾,本文試著為您深度解析。
兩票制對醫藥市場有哪些影響
兩票制對醫療市場有哪些影響呢?我們分幾個層面來看。
對流通企業(商業公司)和自然人的影響:
1.分銷業務迅速萎縮,許多資源和業務將被國有或地方龍頭配送企業兼并;
2.無上游資源,無下游網絡的小商業公司被迅速淘汰;
3.對于兼營或專營過票的藥品掛靠企業將徹底出局;
4.醫藥自然人(包括做臨床的自然人和三終端的省總地總等),要么規范(生存空間勢必將受到極大限制),要么轉型(轉得好也許會有一線生機),要么轉行。
對工業企業(藥企)的影響:
1. 對于采用“高開”模式的藥品生產企業而言,受影響較小。相反,將會受益。
2. 對于采用“底價代理”模式的生產企業而言,將會發生四大變化:①渠道管理:扁平化②模式變化:底價高開返傭金③核心要素:產品的臨床價值更加凸顯④政府事務權重越來越大(招標,二次議價)。
兩票制的影響:成本上漲,稅收負擔加重,渠道變窄,運營困難,不少普藥品種會因此失去生存空間。關鍵的關鍵,返傭金與洗錢的稅務風險前所未有加大。
對醫療機構的影響:
1.對公立醫療機構(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和等級醫院):
(1)藥品零加成和藥占比政策的實施,本來藥房早已從利潤中心轉為成本和負擔,兩票制的核實環節又強加給醫院,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使得醫院人力成本上升。
(2)兩票制、二次議價、醫保支付必然帶來部分藥品棄權,反而會帶來藥品短缺,從福建三明模式的結果看,醫院內很多常見藥反而退出市場,影響公立醫院科室醫生的積極性。
(3)公立醫院各項改革補貼不能及時到位,藥品貨款的拖欠會愈演愈烈,大型流通商業和公立醫院之間的結算博弈不斷上演。
2.對非公立(民營)醫療機構
由于不受兩票制政策的限制,故影響很小。相反,行業風向標開始飄向民營醫療機構,利好消息不斷。
兩票制對基層醫療市場的機會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層醫療(第三終端)市場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未來至少將有5股力量會加速加大對基層醫療(第三終端)市場的支持。
1.大部分工商企業因為兩票制受到影響,迫于業績壓力和生存壓力,他們會紛紛轉型,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必然會加大對基層醫療市場的投入力度,包括學術扶持力度。
2.醫藥自然人,掛靠風險,合規風險,資金安全風險等壓力驅使下,他們也會紛紛向基層醫療市場轉型。
3.互聯網醫療在純線上問診、銷售與服務等模式上“晃悠”了幾年,陡然發現,真正落地必須靠實體醫療機構,絕大部分企業會攜風險投資資本進入基層市場。
4.還有在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中醫藥法實施、鼓勵多點執業等利好政策背景下,大量社會資本涌入基層醫療市場,將給整個醫療服務市場帶來資金、技術和人才。
5.公立等級醫院部分科室醫生,在藥品回扣縮水、反商業賄賂力度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實施以及國家正向引導多點執業等政策下,會有一部分醫生跳出體制外,加入民營基層醫院或醫療機構,為這個市場輸入新鮮血液。
總體來看,隨著上述資源和各種社會力量紛沓而來,基層醫療市場將會在未來5年內初步出現以下變化:
1、市場競爭會更激烈。2016年之前的三終端市場,經過10年春秋紛亂,小的企業包括因假藥事件受影響的企業如蜀中等早已在市場上杳無蹤影,代表性的修正、好醫生、仁和等企業殺出一條血路,在三終端市場中站穩了腳跟,但隨著多方力量的涌入,這塊蛋糕雖然有可能增加,但增加的速度絕對趕不上中國企業、自然人一窩蜂進來的速度,所以,注定未來5年三終端市場將從紅海變成死海的階段。
2、市場會更加規范。三終端市場以前的三亂:渠道亂、診療亂、經營亂,隨著國家對流通領域整治力度加大,品牌廠家和醫藥自然人對基層醫生的專業培訓力度加大,從等級醫院轉型進來的高水平醫生除外,數以萬計的赤腳醫生將演變為高級赤腳醫生,基層醫療機構經營管理及信息化水平也會提升,市場規范性將大大的加強。
3、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將會大幅提升
(1)診療技術和診療服務水平將大大提升。
(2)醫生的整體素質水平,也會隨著醫藥資源整合等得到提升,加上自身的學習,基層醫生整體素質將會得到提升。
(3)醫生收入將會上漲,基層醫療的體量會增加,基層診所和醫院的盈利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將會提升。
4、三終端醫藥自然人由于在本土市場沉淀多年,擁有良好的網絡和客戶基礎,將成為各大上游工商企業搶奪的香餑餑,畢竟有終端自營團隊的廠商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企業的產品是靠招商分銷完成銷售的。
筆者預言,未來5年內將有三終端市場營銷外包服務公司成長起來,成為明星企業,也許還將獲得風投資本的青睞。
兩票制對基層醫療市場的不利影響
當然,兩票制對基層醫療市場也有一些不利影響,從目前看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合規成本加大。所有的醫療機構購進藥品渠道和稅票都要規范,合規成本上升,帶來的將是藥品價格上漲。
2、區域臨終端商業公司或純銷商業公司由于失去公立醫院配送資格,整體業務萎縮,要么轉型為CSO服務商,要么被淘汰。
3、部分廠商全面實行兩票制,高開高返,三終端醫藥自然人資金與財稅風險陡增,這也是難以避免。
總結
兩票制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前所未有,對大型流通企業和銷售模式以高開為主的企業(如外企、合資企業及有自營團隊的國內企業)更有利,對中小廠商而言絕對是“革命性”打擊,對于公立醫院與民營基層醫療機構而言,很顯然后者更受益,對于醫藥自然人來講,順勢而為,轉“危”為“機”,如果看不清形勢,就會折戟沉沙,悲催收場。
來源:新浪醫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