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1-16
真的來了,“四省一市”聯合采購!
近日,業界流出一份落款為福建省醫改辦的紅頭文件,文件題為《關于征求“四省一市”藥品聯合采購方案及合作意向書意見的函》。聯合采購方案由福建省醫改辦起草,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醫改辦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11月20日。
(圖片來源:網絡)
聯合采購,終于來了
早在去年11月,“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醫改辦就簽署了《“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制度協議》,明確將在藥品耗材采購、醫保支付、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人事薪酬、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政策協同。
隨后今年5月,2017年度“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會上明確了“四省一市”在醫改推進工作中的分工,其中福建負責的工作為:選擇若干種用量大、價格高的原研、獨家品種,實行四省一市聯合采購和價格談判,發揮規模優勢,壓縮虛高價格。
自此次會議之后,業內鮮有新的動態傳出。不過,酒泉大得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齊正偉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跨省區的聯合采購分工經過近半年的前期準備,年內進入落實階段還是有可能的。
如今,傳出福建省已草擬了聯合采購工作方案和合作意向書,相信“四省一市”藥品聯合采購很快將有新的動態。
降價!藥企壓力更大了
“四省一市”的跨區域聯合采購,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藥品價格,減輕醫保負擔。其市場規模,比“三明聯盟”、“京津聯合采購”等都要大得多。對藥企來說,將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尤其是市場占比較大、價格明顯偏高的原研、獨家品種,以及一些被劃入輔助用藥名單的這類產品。
其實,從本次聯合采購由福建省牽頭,就能想到接下來聯合采購的降價力度。一直以來,福建在降價方面的兇狠全國聞名,尤其是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開展以醫保支付結算價為基礎的藥品聯合限價陽光采購工作的通知》,對于進口藥、用量大的輔助藥品降價之大,可謂驚人。
其中,針對進口藥品,福建率先引入境外周邊國家價格、海關口岸價作為限價措施。并對用量大(月銷售金額超過500萬元)的重點監控藥品、季度銷售金額前十名的輔助性用藥及營養性用藥引入階梯降價機制。
目前,業界對于“四省一市”聯合采購的降價是最關注的。如果聯合采購能按計劃進行,屆時又會有多少藥企由于降價的不能承受之重,不得不忍痛放棄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賽柏藍(微信號 MIC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