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1-24
上海交通大學22日稱,該校陳亞珠院士團隊研發出定量血流分數技術,讓患者接受精準的冠脈功能評估。
AngioPlus設備
定量血流分數QFR原理圖
中國現有冠心病患者約1100萬,介入手術治療患者數量近年來以每年大于10%的量不斷增長。目前臨床上判斷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植入支架,需要通過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檢查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病變。
上海交通大學22日發布消息稱,該校陳亞珠院士團隊研發出定量血流分數技術,讓患者接受精準的冠脈功能評估,從而得到更合適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目前使用的基于壓力導絲的測量血流功能學的方法,可以使冠心病患者得到精準判斷,但是這種有創手術檢查不僅復雜、耗時長、價格昂貴,還有副作用,因此在臨床上應用有受限。
上海交大陳亞珠院士團隊特別研究員涂圣賢博士成功研發了定量血流分數(QFR)技術。QFR技術無需手術耗材與微循環擴張藥,且在患者接受常規冠狀動脈造影后,QFR技術僅采用動脈造影影像進行分析,就能通過快速計算獲得FFR結果對病變進行功能學評估,有望克服壓力導絲FFR的局限性,破解其“阿克琉斯之踵”,使更多冠心病患者接受精準的冠脈功能評估,從而得到更合適的治療方案,令廣大患者受益。
據了解,針對QFR技術臨床驗證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已經在全球介入心臟病學頂級學術會議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會議年會主會場作為最新報告首次發布,并同步發表在心血管介入治療權威期刊JACC(IF=19.896),意味國際心血管領域對QFR臨床價值的極大認可,也意味著QFR全面推向臨床應用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