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印發《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南》提出,省級和市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依托產科實力和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三級綜合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或三級婦產醫院設立;縣級救治中心原則上依托已建有ICU病區,且產科實力和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醫院設立。省級應當建立若干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市、縣兩級均應當建立至少1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
根據相關要求,縣級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產科床位數原則上不少于30張。
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設施、設備、人員配置要求
序號 |
項目 |
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服務能力層級 |
||
縣(市、區)級 |
市(地、州)級 |
省(區、市)級 |
||
一 |
設施 |
|||
1 |
病房形式 |
新生兒病區 |
新生兒病區或科 |
新生兒科 |
2 |
床位數 |
搶救床≥2張, 總床位≥10張 |
搶救床≥6張, 總床位≥30張 |
搶救床≥20張, 總床位≥50張 |
3 |
空調設施 |
恒溫26±2℃ |
恒溫26±2℃ |
恒溫26±2℃ |
4 |
萬用電源插座 |
每床≥6組 |
每搶救床≥10組, 其他每床≥3組 |
每搶救床≥10組, 其他每床≥3組 |
5 |
非接觸式洗手池 |
每病室≥1個 |
每病室≥1個 |
每病室≥1個 |
6 |
中心供氧終端數 |
每搶救床≥2, 其他每床≥1 |
每搶救床≥2, 其他每床≥1 |
每搶救床≥2, 其他每床≥1 |
7 |
中心空氣終端數 |
≥床位數 |
≥床位數 |
≥床位數 |
8 |
中心吸引終端數 |
≥床位數 |
≥床位數 |
≥床位數 |
9 |
X線屏蔽設施 |
每病區≥1組 |
每病區≥1組 |
每病區≥1組 |
10 |
靜脈營養配制超凈臺 |
每病區≥1臺/院內配置 |
每病區≥1臺/院內配置 |
每病區≥1臺/院內配置 |
11 |
獨立設置器械處置室 |
必須 |
≥10 m2 |
≥10 m2 |
12 |
獨立設置設備存儲室 |
≥6 m2 |
≥6 m2 |
≥10 m2 |
13 |
獨立設置洗嬰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4 |
獨立設置配奶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5 |
獨立設置恢復期病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6 |
獨立設置護理站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7 |
獨立設置治療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8 |
獨立設置醫生辦公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19 |
獨立設置家長接待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20 |
探視通道/設施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21 |
監控設施病區全覆蓋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22 |
男女獨立設置更衣室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23 |
物、人、污通道分設 |
必須 |
必須 |
必須 |
24 |
獨立設置隔離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25 |
獨立設置藥品庫房 |
期望 |
≥10 m2 |
≥10 m2 |
26 |
獨立設置總務庫房 |
期望 |
≥10 m2 |
≥10 m2 |
27 |
獨立設置主任辦公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28 |
獨立設置醫生值班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29 |
獨立設置護士值班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30 |
獨立設置醫護盥洗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31 |
獨立設置衛生工作間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32 |
獨立設置棄物處置室 |
期望 |
必須 |
必須 |
二 |
設備 |
|||
1 |
嬰兒保暖箱 |
≥床位數60%。 |
≥床位數60%。 |
≥床位數60%,其中雙層壁暖箱數≥總暖箱數的20%。 |
2 |
電子稱、身長測量儀 |
≥1套 |
每病區≥1套 |
每病區≥1套 |
3 |
新生兒輻射搶救臺 |
每病室≥2臺, 洗嬰室≥1臺 |
每病室≥2臺, 洗嬰室≥1臺 |
每病室≥2臺, 洗嬰室≥1臺 |
4 |
負壓吸引器 |
每搶救床≥1 |
每搶救床≥1 |
每搶救床≥1 |
5 |
喉鏡(舌片齊) |
≥2套 |
每搶救臺≥1套 |
每搶救臺≥1套 |
6 |
復蘇氣囊 |
≥2只 |
每搶救床≥1只 |
每搶救床≥1只 |
7 |
藍光治療儀 |
≥床位數1/4 |
≥床位數1/4 |
≥床位數1/4 |
8 |
微量血糖儀 |
每病室≥1臺 |
每病室≥1臺 |
每病室≥1臺 |
9 |
經皮黃疸測定儀 |
≥1臺 |
每病室≥1臺 |
每病室≥1臺 |
10 |
氧濃度檢測儀 |
≥1臺 |
每病區≥1臺 |
每病區≥1臺 |
11 |
微量輸液泵和注射泵 |
≥床位數 |
每搶救床≥4臺,其他每床≥1臺 |
每搶救床≥4臺,其他每床≥1臺 |
12 |
多功能監護儀 |
≥床位數2/3 |
≥床位數2/3 |
≥床位數2/3 |
13 |
血氣分析儀 |
≥1臺 |
每病區≥1臺 |
每病區≥1臺 |
14 |
空氧混合器 |
≥床位數1/5 |
≥床位數1/4 |
≥床位數1/2 |
15 |
T-組合復蘇器 |
每病室≥1臺 |
每病室≥1臺 |
每病室≥1臺 |
16 |
床邊X線機 |
實現床邊隨時檢測 |
實現床邊隨時檢測 |
實現床邊隨時檢測 |
17 |
耳聲發射儀+自動腦干誘發電位儀 |
實現床邊日常檢測 |
實現床邊日常檢測 |
實現床邊日常檢測 |
18 |
新生兒眼底照相儀 |
可用眼底鏡替代 |
實現床邊日常檢測 |
實現床邊日常檢測 |
19 |
床旁心電圖機 |
≥1臺 |
≥1臺 |
≥1臺 |
20 |
超聲診斷儀 |
實現床邊隨時檢測 |
≥1臺 |
≥1臺 |
21 |
CPAP無創呼吸機 |
每搶救床≥1/2臺 |
每搶救床≥1/2臺 |
每搶救床≥1/2臺 |
22 |
機械呼吸機 |
≥1臺 |
每搶救床≥2/3臺 |
每搶救床≥2/3臺,其中高頻震蕩占≥30% |
23 |
轉運溫箱 |
≥1臺 |
≥1臺 |
≥1臺 |
24 |
轉運車 |
≥1輛/急救站協定 |
≥1輛/急救站協定 |
≥1輛/急救站協定 |
25 |
除顫儀 |
不要求 |
≥1臺 |
≥1臺 |
26 |
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儀 |
不要求 |
不要求 |
≥1臺 |
27 |
腦功能監護儀 |
不要求 |
不要求 |
≥1臺 |
28 |
亞低溫治療儀 |
不要求 |
不要求 |
≥1臺 |
29 |
母乳收集和儲存設備 |
≥1套 |
≥1套 |
≥1套 |
三 |
人員 |
|||
1 |
醫生床位比 |
≥0.2 |
搶救床≥0.5, 其他床位≥0.2 |
搶救床≥0.5, 其他床位≥0.2 |
2 |
護士床位比 |
≥0.6 |
搶救床≥1.5, 其他床位≥0.5 |
搶救床≥1.5, 其他床位≥0.5 |
3 |
碩、博士醫生構成比 |
不要求 |
≥10% |
≥30% |
4 |
科主任資歷 |
中級以上 |
副高級及以上 |
正高級, 碩士生導師 |
5 |
骨干技術職稱 |
中級及以上≥1人 |
副高級及以上 ≥2人 |
副高級及以上 ≥4人 |
6 |
護士長技術職稱 |
護師及以上 |
中級及以上 |
副高級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