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5-17
圖片來源:Pixabay
得益于篩查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小的“癌前”腫瘤被檢測到,這有利于及時干預,降低晚期癌癥的死亡率,但是同時也面臨著過度診斷的難題。所以,在早期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很重要。
在最新的研究中,來自于杜克大學、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以結直腸癌為病例,發現侵襲性癌癥屬于“先天就壞”的類型。
doi.org/10.1073/pnas.1716552115
研究團隊招募了19位結直腸腫瘤患者,利用數學多尺度模型(mathematical multiscale models)與多區域測序(multiregional sequencing)尋找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在生長初期的差異。結果在多數侵入性腫瘤樣本(9/15)中發現了早期細胞異常運動的特征,這一特征是腫瘤擴散所必需的。而他們在4份良性腫瘤樣本中并沒有發現明顯的細胞異常運動跡象。
文章作者Marc D. Ryser表示,腫瘤的許多關鍵特征早已深刻在起源細胞的基因組中。因此,他們推測,侵襲性腫瘤最初就具備擴散的能力,而不是伴隨時間而發展出來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壞“與生俱來”。
研究人員強調,這一研究規模較小,依然需要更大的樣本量來驗證這一結論。但是這一發現是建立區分良性、惡性腫瘤檢測方案的重要一步。未來,這種早期的細胞異常運動有望應用于癌癥的診斷中。
責編:艾曼
參考資料:
Deadly cancers show early, detectable differences from benign tumors
來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