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4-19
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一項口腔種植最新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口腔種植領域權威雜志《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據悉,李元醫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史俊宇醫師和賴紅昌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在過去的20年間,植骨(GBR)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種植領域。牙科CT(CBCT)作為一種低輻射劑量的三維檢測手段,被認為是GBR術后療效評價的重要手段。然而,CBCT受口內金屬種植體影響,會產生金屬偽影和射束硬化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像學分析準確性。
據介紹,這項研究原創性的提出了新型圖像處理技術,運用形態學插值法算法去除某些金屬偽影干擾嚴重的層面,有效避免逐層手動分割的主觀偏移,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牙種植體周圍骨粉形態的精準分割,而且顯著提高了測量的穩定性,有助于輔助口腔內植骨術后效果評價,具備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臨床推廣前景,為制定結果導向的牙槽骨缺損新分類奠定了方法學基礎。
專家表示,該系列研究將造福眾多臨床需要進行植骨的種植患者,有助于開展精準種植治療,提高植骨效果,減少手術創傷,避免無效植骨,維持種植牙的長期功能和美觀。
相關論文信息:DOI.org/10.1111/clr.13420
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