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12-13
全國器械價格聯動
近日,國家醫保局在《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4000號(醫療體育類435號)提案答復的函》(下稱《答復》)中明確表示,要形成全國醫療器械價格聯動機制,實現一省掛網,全國可采。
根據《答復》,國家醫保局在“建立地方區域采購聯動機制和政策”部分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參照藥品招標相關政策擬定醫療器械指導意見,按照醫療器械質量和功能進行合理分組,指導集采中心選取適當的方式開展招標工作。
國家醫保局強調,將細化醫療器械省級集中招標采購平臺備案采購制度,限定備案周期;形成全國醫療器械價格聯動機制,實現“一省掛網、全國可采”,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招標及銷售成本。
建立全國價格共享平臺
實際上,這并非國家醫保局首次表示要實現全國價格聯動。
12月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2583號建議的答復》,明確表示要建立全國耗材價格共享平臺。
國家醫保局答復稱,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全國價格共享平臺,實現全國范圍內省級藥品、耗材集中采購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醫保支付價與招標價格聯動機制。
同時,國家醫保局在另一份答復中也表示,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除西藏外,均已建立網上集中采購平臺并實現陽光采購。
部分省份形成區域聯盟,實現價格聯動,如西部聯盟(14省際聯盟)、京津冀一體化聯盟、三明聯盟等。
下一步將建立全國醫用耗材監控平臺,實現全國范圍內數據共享,提高集中采購效率。
此外,近日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發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關于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也強調,要促進全國價格聯動。
上述通知要求,依托省集中采購平臺,建設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公共采購市場,統一編碼、標準和功能規范,推進價格等相關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促進價格全國聯動。
價格聯動,有產品降價90%
全國范圍價格聯動尚未實施,但省際聯盟內的價格聯動并不少見。
11月15日,陜西省藥械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對血管介入類等12大類醫用耗材動態調整部分調整結果公示的通知》。
上述通知顯示有692種耗材聯動降價,價格最高降幅達90.79%,有14種耗材的價格降幅在50%以上,降價的產品涉及美敦力、雅培、波科、奧林巴斯、樂普醫療以及山東威高等械企。
今年11月黑龍江公共資源交易網也多次掛出《高值醫用耗材執行公告》,選取全國各省最低價,對部分耗材價格進行動態調整,價格最高降幅達78%。
實際上,動態調整就是與其他省份最低價進行聯動,區域的聯動就有價格降幅超過90%,如果全國器械價格聯動,遭到殺價的品種定會越來越多。
有業內人士分析,械企在不同省份的掛網價格,是根據當地市場情況定的,若全國價格聯動,對械企的產品價格體系會帶來很大的沖擊。一省掛網全國可采后,械企在其他地區就不能給出高價,否則當地會去其他省份采購,配送成本更高。
業內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各地價格都是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那么器械價格聯動會有負面作用,但事實是各地價格普遍虛高,聯動降價的目的不是破壞價格體系,而是擠出價格水分。
帶量談判的品種,價格會聯動嗎?
耗材帶量談判的價格聯動和普通掛網招標的價格聯動有一定相似之處。
今年江蘇省內已經完成了11次談判,有耗材價格降幅達到91%。
南京證券研報分析,隨著集采工作在全國范圍的開展,預計其他省份也將陸續開展醫用耗材帶量談判。
相關品種在江蘇省的中標價格或許會作為下次集采談判的天花板價格,因此仍然存在價格繼續下降的可能,繼而造成中標價低于此前出廠價,影響相關企業的盈利水平。
有業內人士分析,帶量談判的價格或許不適合聯動。
因為帶量談判的基本邏輯是以量換價、量價掛鉤。談判前,械企會根據市場份額對銷量、利潤等數據進行評估,形成能給出的最低價,醫保局的談判專家也會根據具體的市場份額去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博弈的平衡。
帶量談判的基礎就在于量,量大則價格低,量小則價格高。
因此,不同的地區市場份額不同,對應的價格體系也不同,如果在沒有具體“量”的參考下,以最低價格作為依據進行省內聯動或省際聯動,或許對多方都會起到負面的作用。
來源:賽柏藍器械